倡导先进的绿化理念,追求自然的生态环境

专业从事于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高陡边坡防护治理与绿化

咨询热线

178 7178 5555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矿山修复治理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的作用 新闻动态

矿山修复治理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的作用

矿山修复治理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的作用

作者:湖北联合边坡绿化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604 发布时间:2024-03-11 11:35:07

矿山开采带来的一系列地质问题、环境问题需要积极地应对和治理,修复工作是积极响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矿山经过治理修复后,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被压覆和挖损的山林山地恢复原貌,损坏的山体重新种上绿植,水土流失减少,矿区生态逐步得到恢复,给当地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这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578537860127959.jpg

矿产开采及废弃矿山易引起的主要问题有地质灾害、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土壤及水资源污染等翻。矿山修复是指对废弃矿山或正在从事开采业务的山体进行治理和修复,包括矿区环境的治理、土地功能的恢复以及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是指恢复矿区的景观。通过修复使矿山损毁的地貌得以恢复,减少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山治理修复通常需要先分析矿山潜在的灾害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之后再进一步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等工作,最终使矿山山体稳定,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地下采矿较易形成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增大容易造成地面的塌陷和地裂缝。而露天采矿后的采矿场易遗留较多的开采边坡,坡度较大,部分开采面若较破碎,形成独立块石,在长期的雨水冲刷、风化及其它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较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区堆放的矿渣等也易在强降雨的条件下,随着自身重力顺坡冲下,形成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会给周边及下游居民生活带来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矿山地表多为山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中的风化侵蚀导致山体的岩石结构易碎,矿产资源的开发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地形地貌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矿山的开采尤其是露天开采,需要剥离山体表面的植被,给山体的地貌造成较大的破坏。矿山开采形成的采石陡坡、采石平台、矿渣堆严重影响着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自然地貌的完整性,使山体和景观破碎化。裸露的岩石、残破的山体与周边未开采区域植被茂盛的景象对比明显,环境极不协调。地下采矿较易引起的地形地貌破坏是地表的塌陷与开裂,地下开挖破坏含水层也会间接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使地表的生态系统发生演替,地貌发生变化。

1578538198111013.jpg

通过矿山修复治理措施的研究,探索可行的治理方式,有助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修复工程涉及水利,地质,环保等多学科,要充分结合学科理论,注意将不同的措施方法相结合,针对矿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理修复措施,才能更好地达到生态修复的目标,起到较好的综合治理效果,目前的矿山治理修复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等从多维角度共同去思考和应对,积极推动矿山修复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备案号:鄂ICP备11013749号-1  版权归:联合边坡绿化所有技术支持:金石网络